透氧透濕儀是包裝材料質量控制的核心設備,但其長期使用中常因部件老化、操作不當或環境干擾出現故障??焖俣ㄎ粏栴}并解決,是保障檢測連續性的關鍵。
常見故障及排查步驟
•故障一:透氧率/透濕率數值異常偏高或偏低
可能原因:測試腔泄漏(氣密性不足)、傳感器污染(如氧傳感器電極積碳、水蒸氣傳感器透鏡霧化)、標準膜校準失效。
排查步驟:首先用肥皂水檢測腔體接口(如樣品夾具、氣體進出口)是否有氣泡(泄漏點),更換密封圈(推薦全氟醚橡膠);若泄漏正常,檢查傳感器——氧傳感器用高純氧氣/氮氣混合氣校準(如2%O?/N?),水蒸氣傳感器用標準濕度發生器校準(如50%RH);最后用標準膜(已知透氧/透濕率)驗證儀器準確性,若偏差超±5%,需聯系廠家調整參數。
•故障二:溫濕度不穩定(波動>±1℃/±5%RH)
可能原因:溫濕度傳感器故障(如PT100電阻漂移、電容式傳感器受潮)、加熱/制冷模塊效率下降(如壓縮機老化)、氣路氣流不均勻。
排查步驟:用標準溫度計(±0.1℃)和濕度計(±2%RH)對比測試腔內實際值,若傳感器誤差超±1℃/±3%RH,更換傳感器;檢查加熱模塊(如帕爾貼元件)是否正常工作(觸摸腔體溫度是否均勻),清理氣路風扇(避免灰塵堵塞導致氣流分層)。

•故障三:電解法測試時電流異常(無信號或波動大)
可能原因:電解池干涸(無水蒸氣或氧氣進入)、電解液失效(如KOH溶液濃度變化)、電極極化(長期使用導致響應遲緩)。
排查步驟:檢查透濕杯密封性(確保水蒸氣能進入電解池),補充適量純凈水(電解法需保持濕潤環境);更換老化電解液(按說明書配置指定濃度KOH溶液);若電流仍不穩定,用細砂紙輕輕打磨電極表面(去除氧化層)。
•故障四:重量法測試時透濕杯增重異常
可能原因:天平精度不足(如未校準或受氣流干擾)、透濕杯密封不嚴(導致外界水蒸氣進入)、樣品夾持力過大(壓破薄膜影響透濕路徑)。
排查步驟:用標準砝碼校準天平(精度需達0.1mg),測試時關閉腔體門避免氣流擾動;檢查透濕杯夾具(調整彈簧壓力,確保樣品平整無褶皺);更換破損樣品(用放大鏡觀察薄膜是否有微孔)。
透氧透濕儀的故障排查需結合“現象觀察-部件檢查-標準驗證”的邏輯,從氣密性、傳感器、環境控制等關鍵環節逐步分析。只有熟悉設備原理并掌握系統化排查方法,才能快速恢復檢測性能,確保包裝材料數據的可靠性。